異麥芽酮糖醇的合成工藝對其純度與功能的影響
發表時間:2025-09-03異麥芽酮糖醇的合成工藝主要包括酶法轉化和催化加氫兩個關鍵步驟,合成工藝的不同會對其純度與功能產生重要影響,具體如下:
一、合成工藝對純度的影響
酶法轉化階段:酶法轉化是將蔗糖用蔗糖葡萄糖基變位酶催化轉化為異麥芽酮糖。如果酶的活性不高、反應條件控制不當,如溫度、pH值不合適,可能導致蔗糖轉化不完全,使得反應產物中殘留較多的蔗糖,這些殘留的蔗糖在后續氫化步驟中可能會產生副產物,從而降低異麥芽酮糖醇的純度。
催化加氫階段:催化加氫是將異麥芽酮糖氫化為異麥芽酮糖醇。若使用雷尼鎳催化劑在中性或堿性介質中進行氫化反應,蔗糖由于其化學結構是非還原性的,通常不會被水解分解或氫化,“異構化蔗糖”中存在的殘余蔗糖量保持不變,這樣制得的異麥芽酮糖醇中可能含有較多的殘余蔗糖,影響純度。而使用釕基催化劑在酸性介質中氫化時,酸不穩定的蔗糖會被水解為葡萄糖和果糖,然后被氫化為山梨醇和甘露醇,如果反應條件控制不好,可能會產生過多的山梨醇和甘露醇等副產物,降低異麥芽酮糖醇的純度。但釕基催化劑有利于生產1,6 - GPS含量高于1,1-GPM含量的異麥芽酮糖醇。
后續處理階段:催化加氫后的溶液需要經過濃縮、結晶、分離等后續處理步驟。如果濃縮過程中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異麥芽酮糖醇的分解或產生其他副反應。結晶過程中,結晶條件如溫度、攪拌速度等不合適,可能會影響晶體的生長和純度,導致晶體中包裹雜質或晶體形態不好,影響分離效果,進而影響異麥芽酮糖醇的純度。
二、合成工藝對功能的影響
對甜度和口感的影響:異麥芽酮糖醇的主要成分是1,6-GPS和1,1-GPM,不同合成工藝得到的 1,6-GPS和1,1-GPM的比例不同,會影響其甜度和口感,例如,1,6-GPS 含量高于1,1-GPM 含量的異麥芽酮糖醇,其甜度可能會相對較高,口感也可能會有所不同,更適合某些對甜度要求較高的應用場景。
對吸濕性的影響:合成工藝中如果產生過多的副產物,如山梨醇等,由于山梨醇的吸濕性較強,會使異麥芽酮糖醇的吸濕性增加。而吸濕性的增加會影響異麥芽酮糖醇在食品、藥品等領域的應用,如在硬糖生產中,會導致產品容易吸潮發粘,影響產品的質量和保質期。
對穩定性的影響:純度高的異麥芽酮糖醇通常具有更好的穩定性。如果合成工藝不當,引入較多雜質,可能會影響異麥芽酮糖醇的化學穩定性,使其在儲存和使用過程中更容易發生分解、變色等問題,從而影響其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效果,例如,在醫藥領域,雜質可能會與藥物成分發生反應,降低藥物的穩定性和有效性。
本文來源:西安浩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官網http://www.axgmn.cn/